作者:禹玉光 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8/1/26 17:05:07 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怀想过去的“年味”
屋外那几颗杨树的树叶早已由绿变黄、由黄变枯了,现在一片也看不到了,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,冷冷地刺向青天。南方的冬天,气温一旦接近零度,天气就显得非常寒冷了,呼啸的北风夹带着几点冰雨和雪粒,使人的脖子都缩到了衣领里去了。
又到了岁未年初时节,要过年了,春节快到了。
中国人历来重视“过年”,其历史也相当久远,而“春节”一说,不过百余年的历史,把正月初一作为“过年”之日,称为“春节”,并且放假,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定下的,是1913年由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批准,次年开始实施的。
“年”为何物?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凶猛怪兽叫做“年”,每到腊月三十,便窜村挨户,觅食人肉,残害生灵。有一年一个腊月三十晚上,“年”到了一个村庄,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玩鞭炮。“年”忽闻半空中响起了“啪啪”的鞭声,吓得望风而逃。它窜到另一个村庄,又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一件大红衣裳,它不知其为何物,吓得赶紧掉头逃跑。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,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,只见里面灯火辉煌,刺得它头昏眼花,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。人们由此摸准了“年”有怕响、怕红、怕光的弱点,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,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要放鞭炮、贴对联、挂大红灯笼、屋内亮灯“守岁”防“年”等风俗。
而今过年,大多数人吐槽缺少“年味”了,不像过去那样浓重、热闹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过年变得越来越简单了,亲人团聚一下,或一家老少外出旅游度个假,“年”就过完了。
而我更加怀念过去过年的味道,特别是自己小的时候,更加企盼过年。俗话说“大人盼插田,小孩盼过年”,因为过年有好吃的,有新衣服穿,有压岁钱用,可以放鞭炮,可以挨家挨户拜年要糖吃,可以看龙灯、看狮舞,好玩极了……
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,记忆最深的还是杀年猪、打糍粑、作(做)豆腐、干鱼塘、吃年饭、拜大年、舞狮子、耍龙灯这几件事,而小朋友也最喜欢参与其中。“年味”就是通过这些事情,把它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。
杀“年猪”,是大多数地方过年的习俗之一。一般的人家都会算计好,喂一条猪到过年前来杀“年猪”。杀“年猪”这天,主人家早早就起床了,烧了几大锅开水,等待杀猪的屠夫到来。屠夫一到,大人们就七手八脚把猪按倒在长条凳上,屠夫一刀下去就把猪杀了,小孩子就站在一旁看着,胆小的早就捂上眼睛,有的就躲一边去了。“年猪”的大部分猪肉主人家都会留给自家过年用,或熏制腊肉,只有一小部分猪肉外卖。没有杀“年猪”的家庭,只要听到谁家有杀猪声,自然会来买些猪肉过年。“年猪”杀了后,主人家会把猪血端至厅堂的神龛下祭奠先祖,告慰先祖,并祈求先祖保佑后人平安、幸福,然后把猪血煮熟,给附近的邻居每家送上一大碗,让大家分享杀“年猪”的快乐。
打糍粑,过年必做的重要事项。糍粑寓意着“团圆”,过年了,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,是非常美好的时刻。打糍粑是一项技术加体力的活计,一般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。因此,几户邻居或亲戚们在年前几天就商定一个时间,大家一起来完成打糍粑的重任。糍粑大多以糯米为材料,将糯米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,再迅速放在石舀里,由两个精壮劳力用大木锤子轮番捶打,用劲对舂,舂至绵软柔韧即可。另两个人就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,粘一点大米磨成的粉,整齐排列放到一张大方桌上,再覆盖上一块干净的白纱布,把另一张大方桌翻过来叠在上面,然后站二三个人到桌上去踩压一二分钟,圆圆的糍粑就制作成功了,有的人还要在糍粑中心,点上四个红点,以表吉利。到桌上去踩压的环节是小朋友们最高兴、最喜欢干的事了,每到这个环节,小朋友们争相爬上桌子,甭提有多高兴了。糍粑的吃法有很多,可油炸、可油煎、可火烤、可煮甜酒或红枣,我们最喜欢的是用火烤熟后夹上一点糖,吃起来香甜可口。
做豆腐,也是重要的年俗。除夕前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。豆腐是过年和春节期间的重要菜肴,有水豆腐、霉豆腐、油豆腐等多种吃法。为什么过年要吃豆腐?因为豆腐谐音“多福”,祈求来年福气多多。豆腐的制作不是很复杂,一般家庭都可以制作。首先把大豆浸泡,然后用石磨磨成豆浆,兑入热水,虑去豆渣,将纯豆浆煮沸,加入石膏,一会儿就变成豆腐脑了,再把豆腐脑放入纱包袱中,将水压榨干,豆腐就做成了。豆腐脑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,是最先出来的,比较嫩软,无法用筷子夹起,需用汤勺盛用。装一碗豆腐脑,放入一点白糖,香甜凝滑,美妙无比,是小朋友的最爱。
干鱼塘,过年前的重要项目。中国人过年不能没有鱼,而且“鱼”这道菜大多会从大年三十吃到正月初一,寓意“连年有余”。鱼塘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,有鱼塘的人家大多会在年前把鱼塘干了,把鱼抓上来作为过年的必备物资。干鱼塘时,先用抽水机把鱼塘的水抽干,然后主人和几个精壮劳力打起赤脚,卷起裤脚,立马下到冰冷刺骨的鱼塘泥水中,全然忘记了寒冷,只有抓鱼的快乐,一鼓作气把鱼全部抓上来,然后烧一堆稻草火驱驱寒气即可。没有鱼塘的人家也都过来或帮忙,或围观,等鱼上岸后,买几条鱼回家过年。
吃“团圆饭”,也叫吃年饭,俗称“年夜饭”,是过年的重头戏。吃年饭不一定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进行,大年三十的中午也是可以的,有的甚至安排在早晨,关键是看家庭成员是否到齐。吃“团圆饭”是家庭成员最齐,菜肴最丰富的盛宴,鸡、鱼、肉、豆腐等菜品是必不可少的,好像所有的美食都要集中在这桌“团圆饭”中一样的。“团圆饭”开餐前,主人家需恭恭敬敬地焚香、烧纸、放鞭炮,祭拜祖先,敬奉天地,祈求幸福平安。“团圆饭”后,长辈还会给小孩发压岁钱。
拜大年。大年初一是拜大年的日子,一般晚辈必须先给长辈拜年,然后几天再走亲戚。大年初一这天,大人们与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,主人家一大早就起床,准备好了烟酒、糖果和鞭炮,迎接重要的客人上门拜年,附近的邻居也相互串门拜年。这一天,家里地上的糖果、瓜皮等垃圾及屋前燃放的鞭炮垃圾一般是不允许清扫的,红红绿绿的垃圾越多,表示人气越旺,预示新年财气越多,绝不能把财气扫出门外。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还是跟着大人们走村串户的去给亲戚、邻居们拜年,可以得到好多糖果等好吃的东西,甭提有多高兴了。
舞狮子、耍龙灯,是过去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节目,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喜欢。过去,几乎每个村都会组织一个龙狮队,除夕前一般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练习,从正月初一起,就挨家挨户去表演,祝贺新年的到来。主人鞭炮一迎,舞者劲头十足,鞭炮越放得多,舞者的干劲就越大。大家热热闹闹围在一起,观看龙狮斗,欣赏着武术表演者的弄拳舞凳、刀法枪法等表演,其乐融融,叫好不断,预示着新年里红红火火,红运高照。
过年期间,祭灶、祭祖、走村串户地拜年、走亲戚等,一样也不能省,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是大人发压岁钱、燃放烟花与鞭炮等,至今回想起来,这些传统的“年味”依然味十足,情难忘……(市商务粮食局 禹玉光)